我是四川瀘縣雲龍鎮英雄村的一名農民。但現在,我還有另外一個身份是農村科技致富能手。因此,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與農家書屋之間的小故事。
  我和所有年輕人一樣,對生活懷著美好的嚮往。但擺在眼前的現實是:公公身患重病,婆婆摔斷過腿,老公是獨生子,兩個小孩年幼無人照看,於是我們只有選擇在家創業。政府實施稻田養魚、退耕還林等項目時,我和老公一商量,就種了100多株優質龍眼,還養魚60餘畝。開始不懂技術管理知識,對市場信息和規律掌握不清,我們經歷了失敗並拉下了債。
  我們夫妻想到求人不如求己,於是開始走向自學之路:一是騎著摩托車去別人那裡借鑒經驗;二是到瀘州書店買書自學。經濟拮据的我們為了省錢就常在書店蹭書看。但書店的書大多針對更大範圍的管理,一些能解決我們在實際操作中碰到的各種問題的書卻很少。
  就在一籌莫展的時候,瀘縣文體局辦起了農家書屋,送來各類圖書1600餘冊、光碟220張。當得知看書不花錢時我喜出望外,立即到農家書屋借了好幾本水產養殖管理書籍。幾年來,我成了農家書屋的常客。在我周圍,和我一樣喜歡農家書屋的人還有很多。我覺得,農家書屋就像農民生活的“百寶箱”,只要抽出一點點時間去關註它,就會被它所吸引,很多書都讓我們愛不釋手。
  在看書學習的過程中,我也希望能給農家書屋提兩點建議:一是根據區域性需求進行書籍更新升級,開展針對性推薦學習;二是對部分農家書屋增設借閱點,盡可能營造讀書環境。讓我們的“百寶箱”有更多的“寶物”,並且讓這些“寶物”離我們更近。
  武萬瓊 書香成都記者 塗文全 整理  (原標題:農家書屋 是我離不開的“百寶箱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x09bxsbw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